
美容新术教案教学设计
篇章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读书有利于提高修养和气质 2、 学习以理服人的写作态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相信大家都想使自己变得更漂亮吧,随着科技的发展,美容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有各式各样的美容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其中较特别的一种。
二、课文分析
1、“美容新术”在文中到底指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遍课文(勤于阅读)
2、以读书为美容术是作者提出的吗?(不是,是黄山谷)谁能说说黄山谷是何许人也?(可看注释)
3、文中引用了黄山谷哪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 发课外阅读材料《读书的艺术》(节选)—林语堂,帮助学生理解。
4、黄山谷出自另外一位大文豪苏轼的门下,他的老师苏轼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其意和黄山谷这句话颇为相似,谁来解释一下?(读书人可以在精神气质上提高修养)
5、作者是如何证明这些道理的?(西洋小故事和林肯的话)(1)试着复述西洋小故事 (2)林肯这句话中所说的“面目”是指什么?(气质、修养)大家以后写文章时可以借鉴一下本文,通过引用名言或摆事实来使文章更让人信服。)
6、既然读书可以提高修养,那我们就应该提倡大家多读好书,如果你要宣传读书的好处,你会从文中找哪些现成的句子用到宣传稿上?(四人小组交流你所找的有理有用的句子)
7、我们现在都已知道读书美容这一方法是黄山谷提出的,那么文章题目为何还叫“美容新术”而不叫“美容古方”?(“因为这种美容术好久以来无人提到了”)说明大家忽视了要勤于读书。
三、小结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今天好似开了个读书动员会,希望大家以后多读好书,通过勤读书来提高自身的修养及气质。
四、布置作业
1、仔细阅读《读书的艺术》节选,琢磨其意。
2、文中倒数第二自然段提到“李白、王维。。。都住在你的书架上,随请随到”,你的书架上住着哪些人呢?请你从你的书架上选一本自己最爱的书,写下读后感。】
篇章二、
预习、复习
【学习目标】
1.学会自读方法。
2.学习以理服人的写作态度。
3.初步认识读书有助于养神、养气、养颜的道理。
【原文欣赏】
在一次文艺座谈会中,我曾向一些少女和青年们介绍了一种新的美容术。
我对他们先引用了黄山谷的一句话:“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
我请他们把上面这句话的反语告诉我,他们立即很迅速地回答我说:“读书三日则面目可爱。”
说完,他们彼此相顾,欣然而笑了,原来我向他们推销的新美容术,乃是请他们勤于阅读。
读书的确能够美容,男女都可一试。利用读书之法来美化容颜,获致的才是真正的美,那是发于中而形于外的一种真的美,那是内心充实然后流露于外的一种美。非寻常割眼、隆鼻后所得到的“纯外表”上的美可比。
那天,我给他们讲了一则西洋的小故事:一位画家,有一天找来一位美少年,做他书面上天师的模特儿。又过了一些年,他想在这幅画面上增添一个魔鬼来做对比,寻找了好多时日,才在一个下流场所的门外,看到一个面目丑恶可怕的人,他便雇了他来,作为他画魔鬼面目的依据。在他的画室中,二人在谈话间,这位画家惊异地发现,原来这一位有着魔鬼的面孔的人,竟是多年以前他找来画天使面貌的那位美少年,他的放荡行经,将他天生的美好破坏无疑了。
林肯说,四十岁以后,每个人应为自己的面目负责。意谓其美丑与先天遗传无关了。其实,不必等到四十岁,人随时为他的面目负责。而读书乃是使美者更美,丑者亦化为美的良方。
平时所谓的风度高雅,所谓的气质高贵,所谓的眉目清朗,所谓的有书卷气,都是勤于读书的结果。
读书,读好书,乃是最简易可行的美容术,因为读好书乃是第一流的天才以其最精粹的语言来和你讲话。李白、王维、李清照、莎士比亚、丹尼生、爱默森……都住在你的书架上,随请随到,他们会向你展示其灵魂深处最美的言语,这些言语,美化了你的心灵,也同时美化了你的容颜。
以读书为美容术,黄山谷早已发明了。我不过将这古老的良方,再加以重述而已,姑名之为美容新法,因为这种美容术好久以来无人提到了。
【作者介绍】
张秀亚(1919—2001),女作家。河北沧县人,笔名陈蓝、张亚蓝。幼年时全家迁居天津。1935年开始在《益世报文学周刊》、《国闻周报》发表作品。第一首诗作《夜归》现收入诗集《秋池畔》。1937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大龙河畔》。1938年考入北平铺仁大学中国文学系,次年转入西洋文学系,毕业后入本校研究所史学组,后任助教。1943年到四川重庆任《益世报》副刊编辑。1946年回辅仁大学任教。1948年到台湾,1952年出版到台后第一本散文集《三色堇》。1958年任台中静宜英专教授。1965年辅仁在台复校,回辅仁任中文系和研究所教授。1973年赴美考察,并在西东大学进修。作品以散文著称,风格新颖清丽,意境深远。
【自我测试】
1.默写好词:面目可憎 彼此相顾 欣然而笑 发于中而形于外
2.解释课文涉及的作家:
黄山谷:黄庭坚,号山谷,宋代文学家。
李白:唐代著名大诗人。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
李清照:宋代著名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课文分析】
“美容”是现代生活的一个时尚话题,作者以“美容新术”为题,充满生活趣味,又引发读者的兴趣,可见作者的机智幽默。作者推荐“美容新术”,其实是在规劝人们热爱读书。这里的“美容”,主要指在精神气质上提高修养,“美”源于内心世界的充实、丰富和美好。
课文有几种划分的方法,这里提供一种供参考:
第一部分(第1-5段),介绍美容新术为何物。以黄庭坚的一句话开篇,引出话题,阐明“美容”的内涵。
第二部分(第6-9段),具体阐述读书和美容的关系。先用一则典型的小故事和林肯的话来论证读书有助于“美容”,然后再进一步强调要读好书,向读者推荐有助于“美容”的文学艺术大师。
第三部分(第10段),补充交代命题的缘由和写作本文的缘由。照应开头,点明题旨。
全文在阐述过程中,既引经据典,又阐发道理,使说理十分通达和充分。不仅有“西洋小故事”这个事实论据,还有黄庭坚、林肯的话语作理论根据,在每一次引用之后,都进行一番议论,阐明其中的道理,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就能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课文中有不少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此处隐藏4601个字……9段内容,并进行显性的语言训练。
(五)语言实践三
师:读书美容院的开张仪式上还要有代表来发言。我们先群策群力,一起来思考应该怎么发言。大家看看张秀亚在那次文艺座谈会上是怎么发言的?
(生自觉地看课文)
生:先引用了名言,还讲了一则西方的小故事,肯定还说了一些道理。
师:不错。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个西方的小故事?
生:有一个画家找一个美少年做模特儿,若干年后,又找来一人做魔鬼,没想到,这个魔鬼正是当年的美少年。
师:是啊,同一个人,竟然从天使的模特儿变成了有着魔鬼面孔的人。那不仅是“面目可憎”,简直是可怕。作者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什么道理呢?
生:不读书,就会变得丑陋。
师:我们看看故事后面的第7节是怎么说的?
生:林肯说,40岁以后,每个人应为自己的面目负责。其实,不必等到40岁,人随时为他的面目负责。
师:可见,容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面目负责,而读书是最好的方法。当然这个小故事不一定要西方的,古今中外都可以。发言时肯定还要讲一些道理,这些道理要讲到听众的心坎里去,被人所接受。张秀亚发言的对象是谁?(生答:一些少女和青年们)你发言的对象是同学们,所以语言也要简洁、明白如话。我给大家准备了几个小故事和一些名言[事先已打印在纸上],不过有些故事和名言并不适合在读书美容院的开张仪式上讲,你们应挑选可以用的材料来讲。我们会专门找一个时间请大家来讲,今天回去作准备。[板书:发言稿]
三、课堂小结
师:读书这种美容术新不新?
生:不新。
师:那为什么说是“美容新术”呢?
生:只是很久没人提到了,所以冠之以“新”。
师:是的,这种方法早在一千年前苏东坡、黄山谷就提到了,所以并不新,是旧方法,也恰恰是我们的优良传统。通过读书来获得美,那是以内养外,那是“发于中而行于外”的真正的美,所以与其说是“美容新术”,不如说是“美容真术”。[在课题旁板书:真]
四、布置作业
师:其实,今天的作业我已经在刚才上课时一一布置了,哪位同学再来理一理?
生:一是思考读书美容院的匾额怎么写,二是自己写一句赠言,三是选择一本书,在扉页上题词,四是准备在开张仪式上的发言稿。
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我期待着看到同学们高质量的作业,听到同学们精彩的讲话。
课文阅读及练习
在一次文艺座谈会中,我曾向一些少女和青年们介绍了一种新的美容术。我对他们先引用了黄山谷的一句话:“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我请他们把上面这句话的反语告诉我,他们立即很迅速地回答我说:“读书三日则面目可爱。”说完,他们彼此相顾,欣然而笑了,原来我向他们推销的新美容术,乃是请他们勤于阅读。读书的确能够美容,男女都可一试。利用读书之法来美化容颜,获致的才是真正的美,那是发于中而形于外的一种真的美,那是内心充实然后流露于外的一种美。非寻常割眼、隆鼻后所得到的“纯外表”上的美可比。那天,我给他们讲了一则西洋的小故事:一位画家,有一天找来一位美少年,做他书面上天师的模特儿。又过了一些年,他想在这幅画面上增添一个魔鬼来做对比,寻找了好多时日,才在一个下流场所的门外,看到一个面目丑恶可怕的人,他便雇了他来,作为他画魔鬼面目的依据。在他的画室中,二人在谈话间,这位画家惊异地发现,原来这一位有着魔鬼的面孔的人,竟是多年以前他找来画天使面貌的那位美少年,他的放荡行经,将他天生的美好破坏无疑了。林肯说,四十岁以后,每个人应为自己的面目负责。意谓其美丑与先天遗传无关了。其实,不必等到四十岁,人随时为他的面目负责。而读书乃是使美者更美,丑者亦化为美的良方。平时所谓的风度高雅,所谓的气质高贵,所谓的眉目清朗,所谓的有书卷气,都是勤于读书的结果。读书,读好书,乃是最简易可行的美容术,因为读好书乃是第一流的天才以其最精粹的语言来和你讲话。李白、王维、李清照、莎士比亚、丹尼生、爱默森……都住在你的书架上,随请随到,他们会向你展示其灵魂深处最美的言语,这些言语,美化了你的心灵,也同时美化了你的容颜。以读书为美容术,黄山谷早已发明了。我不过将这古老的良方,再加以重述而已,姑名之为美容新法,因为这种美容术好久以来无人提到了。课内练习:
1文中提出的”美容新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这种”美容新术”,可以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说”美容新术”造就的美与”寻常割眼,隆鼻后”所得到的美不同?
4对”行于外,流露于外”的美,作者是如何表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引述的一则西洋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则小故事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读书,读好书
.2发于中而形于外的真正的美
3读书修炼的是人的内在美,而寻常割眼,隆鼻只能改变人的外在的形体.
4读书使人风度高雅,气质清朗,眉目高贵,有书卷气
5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美少年的下场就是因为他缺乏内在的美,从而导致思想上的堕落和行为的放荡,导致外在美的彻底丧失.放荡无耻的行径能使美好的天使变成面目可憎的魔鬼,从而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6读书,读好书能使人变得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