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观

时间:2025-11-14 17:32:38
师德观范文(精选5篇)

师德观范文(精选5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师德观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师德观1

在中国,很多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成绩,而美国家长却更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这体现出中美教育的观念差异。在这里,我暂且不去分析中美教育观念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国情。但我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为了分数”的应试教育观。

笔者从事高中教育十多年,看见不少学生承受不了学习的压力,患上心理疾病,有的甚至走上自杀的绝路。反思这些悲剧的发生,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观: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去实现生命的价值。

北京大学名誉校董,美国廖凯原基金会主席廖凯原博士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参与生活本身,积极生活、追求梦想。参与赋予生命意义,使生命充实,并获得成就感。当你把自己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与你所爱的人甚至和全人类共享的时候,生命就有了意义。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给予和分享的越多,你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越大。

活着是为了奉献与分享。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担负着教育学生怎样做人的重任。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为什么而活着?如果没有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教给他们再多的知识也是没有价值的。如果没有让孩子明白生命的意义,给予他们再多的物质财富也是没有价值的。我们许多老师,没有弄清楚这个道理,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往往并不领情。由于许多父母没有弄清楚这个道理,恨不得把自己创造的所有财富都给予孩子,其结果是自己的孩子并不领情,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我认为,这应该是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从教已经十八年了,各类班级的学生都教过。我当过十多年班主任,可以自豪地说,我的学生都很喜欢我,尽管有不少学生当年成绩差,没有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他们却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获得成功。因为,我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把升学作为教育目的的,而是把让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去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作为教育目的的。考上重点大学只是实现生命价值的一条重要途径,没有考上重点大学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去实现生命的价值。由于我的学生懂得了这个道理,所以他们能在不同的领域取得成绩,获得成功。

在20xx年第724期《德育报》上,我曾发表《班主任要警惕“为分数而努力”》一文。指出了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应试的倾向,由于班主任津贴与班级考评的分数挂钩,因此,学生一旦违反纪律造成班级扣分,就会直接影响班主任的津贴。于是有的班主任就对违纪学生进行处罚,甚至直接对学生心灵造成伤害。试想,这样的德育工作如何让学生健康成长呢?我们的科任教师也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但是他们是怎样渗透的呢?由于教学考核是以学生成绩来作为标准,因此教师往往是当学生成绩考差后才找学生来谈话,教育的内容千篇一律,就是争取下次把分数提高。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老师教育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老师自己的利益。于是我们的教育就显得更加苍白无力了。

我并不反对对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量化考核,我只是觉得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应该对量淡化,注重对质的提高。不要总是拿分数来做文章。

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差异性,学习基础有差异性。不管是属于那方面的差异,都应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被学生接受,从而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去完善自己,健康成长。我的学生中,曾经有好几个学生数学成绩很差,虽然他们会努力学习数学,但不会产生心力压力,虽然他们因为数学成绩差,高考只考上法律专科,但后来却成为著名的律师和优秀的法官。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让我们的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去实现生命的价值。

  师德观2

晨四点多在迷糊中,脑子里出现了昨晚与儿子一通电话的内容。在很有意思回味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儿子在电话中祝我“情人节快乐”问他怎么知道七夕的,回答说电视上说的。老婆在电话中说:“儿子对她说,妈妈不好意思,你来苏州看我,把你们二人在情人节分开了”。

我知道自己分享的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内容,能够引起各位博友的关注,是因为大家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的结果。在这方面我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而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做的一切,是源于自己对孩子的爱。因为心中有爱,所以会很用心的去学,学用孩子能够接受的语言,去沟通、去传递、去影响他的行为。

因为相信人生最大的投资是孩子,因为看到投资最大的失败是对孩子教育的失败,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当我决定写“阳阳成长记”时,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除了分享经验外,还可以和各位博友进行探讨;更重要的是来不断地要求自己走进孩子的心灵,陪儿子成长;留下一段清晰的成长过程,让孩子理解我对他的要求,从长远地讲,更希望他将我的实践,最终能够影响到他,将来对自己孩子的培养。

培养孩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家长付出许多许多,并且得到的结果,从来就不是和父母的付出成正比。带着这么多年的实践与思考,我总结了一些教育的原则,这些原则在子女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是:父母孩子各自的定位与使命、读懂孩子给他所要而非给己所愿、有限要求承认差距允许失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寓教于乐激发孩子的参与感、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学会感恩、教育技巧的学习。

限于篇幅今天与各位分享,父母孩子的定位与使命。

我们是家长,我的体会是,我不会有意识的告诉孩子我是家长,但又要他非常明白的知道我是家长。还要让他知道,我们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爱。我从不认同家长对子女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爱,我觉得一定要有条件。我定的条件是,对他成长有利的我们鼓励,凡是对他成长与健康不利的行为,都会告诉他我不高兴他这么做,但不会用他不改正,就说不爱他的方式逼迫他。还有我觉得我不仅仅是教育者,更确切地说我愿意成为一个训练者,训练是一个相互不断沟通的过程,如果没有很好地完成训练的过程,那责任一定在我。我们只有提供能够满足他,健康成长及其他基本生活要求的义务,并尽可能地提供良好的条件。

家长的使命是协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最重要的是家长,必须对孩子有个非常清晰的定位。我对孩子的定位是:健康、快乐、善良、诚实、自食其力。而我明白孩子的使命,他不是为了完成我们的梦想,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不应该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承受着的一些不如意而承担责任。他的使命就是享受生命赋予他的一切,过他自己想过的生活,而我们做父母的有责任来帮助他,顺利地完成他的使命。

我相信,人世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自作自受”来归纳总结。好的结果和我们不愿面对的不好的结果,都是我们自己平时所做事情所导致的结果。如果我们对结果不满意,那就一定要改变导致这种结果的做法,才可能带来我们所希望的结果。

  师德观3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 ……此处隐藏2166个字……爱护学生:学生生病,护送上医院,并亲自守护;学生生活上有困难,难中相帮,给予热情的关怀。教师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必须为人正直、心底无私、真诚待人、公正处事。看问题善恶清楚、是非分明,谁的问题就是谁的问题,不姑息、不株连、不感情用事,不因个人好恶而偏袒学生、嫌弃学生。对学生不分贫富,不论成绩好坏,要平等对待,倾注一样的心,付出同样的爱,一视同仁、公正无私,这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前提条件。

其次,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勤奋学习,勤奋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作为教师,是否勤奋学习,勤于钻研,有没有进取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业精者堪称师。作为教师,更要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要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且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业务能力。如此,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在教学中,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加快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提高了驾驭课程的能力,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融入教学当中,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才能立足于讲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佩

第三,教师还要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教师要严于律已,对学生严格管理,一丝不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纪律上严格管理,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决不姑息迁就,严格按照校纪、班规班纪进行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应该是一个“严师”形象。同时,要时时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正确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以身立教。

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益处的。学校每年组织的全校优质课竞赛就是提供一个教师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教师应该虚心向同行学习,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总之,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是教师事业成功的保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师德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而且影响他们的一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作为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师表形象。

  师德观5

我从事幼教工作二十六年以来,每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十七岁的幼师职业高中毕业。通过培训、函授、自学的学习,现已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书,曾多次被评为乡级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在荣誉面前我戒骄戒躁、工作一早突出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幸福观,回顾我二十几年来幼教工作的历程,我对“幸福”的理解是:与孩子们在一起是我莫大的幸福。

也许我的幸福观有点与众不同,不少向我投来关注的目光:“你家庭收入多少?对事业的付出又是多少?支出几乎大于收入能值得吗?”有的投来鄙视的目光:“不就是个孩子头吗,四十好几的人了、也没在事业上熬出点什么,对事业太执着了吧,图个啥?”还有的干脆认为,这女人这么天真、是不是有点傻;也许我是有点天真,初中刚毕业,我就在职业高中学习了幼师专业班,带着学生时代纯真的理想,当上了“孩子王”,是孩子们的天真、善良和旺盛的求知欲吸引了我,并使我在幼教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乐此不疲。

我没有许多人那样富有的家庭,安逸的生活,但我在二十几年如一日的工作中,却深深体会到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特别是同他们一起游戏、舞蹈时我好像再重新度过一个幸福的童年。孩子们丰富了我的知识,我也掌握了大量的幼教工作的实践经验,我体会出一种绵长、充实有清凉的特殊的幸福,在着幸福中我沉醉不已。

做孩子王有苦难言,一年四季每天都要周旋在叽叽喳喳的孩子们中间,尤其是每当孩子新入园,总有一大批孩子哭得昏天黑地,让你不得安宁。苦中当然也有甜,小家伙们个个古灵精怪,你对他们好,他们会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有开心快乐的事都愿意于我同享。每当大班的孩子毕业离园,我的心里总少不了一份惆怅、失落,看着他们就像看到了自己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爱恋不舍;走在街上不知从哪儿会冒出个孩子的声音:“刘老师,我们的刘老师”引得的路人皆看,那时的心情也许是别人体会不到的,希望有一天,我也会和教育界的老前辈们一样,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幼儿教师,看到桃李芬芳。为了明天的灿烂辉煌,现在、将来、我都选择做孩子王。真的,有付出必有收获。

在生活中,我和孩子们共同观察,鼓励他们发现、探索这不仅使孩子们,同时也使我产生了更加热爱的情感,而我的这种情感有影响着孩子们更加积极的去发现探索。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发觉了孩子们眼中的的世界逐步展现在我的面前,由此感到他们息息相通,感到生活充满了无限乐趣,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孩子们的这颗宝贵的童心,并也能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学会与大自然交朋友,只有这样也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朋友,使我的幼儿教育工作具有无穷的吸引力。

朋友相聚,当他们以高薪微薄的收入相比时,我曾感到自惭形秽。在这许多人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时代,我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也许有人永远不会理解我与孩子们之间的那份和谐,那份人世间最纯洁的情感和爱。当孩子们举起小花伞为我避雨,当孩子们跑到大门外迎接我,当孩子们把教师收拾的“一塌糊涂”,然后扬起可爱的脸蛋,等我赞扬,当孩子们在我面前许下许多长大后的承诺……我无法说清楚内心的感动。向全世界宣布,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记得有一件事对我震撼很大。一天早晨,我检查小朋友的指甲,有一个孩子的指甲又黑又长,我生气地问:“你为什么不剪指甲?”他嘟起嘴低下头,一声不吭,“别的小朋友都见剪了,就你不听话,都大班了,还会忘吗?你妈妈没看见?”片刻之后,孩子的眼泪滚落下来,他似乎受到了莫大的委屈,“妈妈生病住院了,爸爸天天在医院那天我还看见他哭了呢”。我轻轻地托起孩子的脸,用手绢擦去他脸上的泪水,“是老师不好,错怪你了,对不起,对不起!”我拿起剪刀,小心翼翼的给他剪指甲,生怕伤了他稚嫩的小手。那以后,我加倍关心这个孩子。我要用我的爱,让他重新快乐起来。有一天孩子问我:“老师,妈妈的病会好吗?会像你一样带我玩吗?”。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紧紧的把他搂在怀里。从那一刻起,我才明白,原来我的心,我的爱早已属于孩子们了。多少次拖着生病的身子带孩子们游戏;多少次用沙哑的声音给孩子们讲课;多少次父母需要我的照顾,而我依然呆在孩子身边而又不知多少次蹲着画画时,孩子们搬来小椅子;扫地时,又是孩子们帮我拿来簸箕……我的心被幸福填满了,我真的觉得世界上只有我们幼儿教师是最幸福的人。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没有安逸的工作环境,更没有丰厚的经济收入,但我拥有一片纯净的天空,一份坦然的心境和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孩子们对我至真至纯的爱。 有人说,幼儿教师应该让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来当。我们离这个标准还差得很远,但我们都会尽力去做,为了所有的孩子和所有爱他们的人。

朋友们,同行们,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勇往直前!

《师德观范文(精选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