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京广北路隧道18小时不停歇排水
郑州京广北路隧道18小时不停歇排水,7月17日以来,河南多地遭遇大范围极端强降雨天气,郑州市区严重内涝,导致京广快速路隧道严重积水,从交通广播了解到,京广北路隧道内的积水约 30 万立方米
郑州京广北路隧道18小时不停歇排水1
7月17日以来,河南多地遭遇大范围极端强降雨天气,郑州出现特大暴雨,郑州市区严重内涝,导致京广快速路隧道严重积水,水位近乎与上方路面齐平,多辆汽车被冲毁。
23日上午,羊城晚报记者沿陇海路高架来到京广北路隧道,站在高架桥上,可以看到多台抽水机正在紧急排水,隧道水面已经明显下降。骑车路过此处的夏先生告诉记者,昨天早上路过此地,还看到不少车辆漂浮在隧道口,高架桥下还有大量积水。郑州居民李建军的家就在隧道口,窗户正对着隧道口。“昨天晚上,隧道口南侧清理出不少被淹车辆。”他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家中窗户都不敢开,“洪水过后,外面的味道很重”。目前,有多台抽水设备正在隧道口进行抽水作业。记者看到,隧道口水位线已经明显下降,可以看到隧道里面被淹没车辆的车窗。记者离开时,还有大量救援人员和设备在现场救援。“现在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隧道中没有被困人员。”夏先生说。
中国安能第三工程局组织精兵强将125人,装备43台套快速投入到防洪抢险救援任务之中,21日又连夜增援15人,装备6台套,以增强河南郑州的抢险力量。截止22日9时,各路救援队伍风雨兼程,共行经3000余公里,已全部安全到达,最早一批已于21日21时到达。
郑州方向,安能三局派出25人,4台龙吸水,2台一体化泵车,在郑州京广北路隧道由北往南展开抽排水。针对郑州站西广场积水严重情况,中国安能三局采取“人歇机不停、两班连续战”的战法,截至22日18时00分,完成抽排水34.5万方,水位下降约4米,2公里左右路面实现“亮天见地”。重庆公司投入8人、2台装备,子母车在京广路航海路口向北200米,抽排水量1.2万方,水位下降约1米,水位线后退8米;高空龙吸水在京广路航海路路口向南200米,抽排水量0.6万方,水位下降约0.8米。
焦作方向,安能三局派出39名救援队员和技术专家,21台套装备已于21日19时到达焦作黄河大堤沁河备勤点,备勤点总指挥李贵平带副总指挥王国强和相关人员,对沁河大堤30公里两岸沿线进行现场踏勘,重点查看了8个急工险段和2个涵闸,实地了解了现地物料准备情况,对下一步可能出现的险情和处置战法进行了初步研判,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为下步抢险做准备。
据安能三局周刚副总经理介绍,当前面临的困难,一是排涝任务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抽排效果。二是备勤沿线长,勘察难度大。
郑州京广北路隧道18小时不停歇排水2
" 京广北路隧道 ",成为特大暴雨中郑州的一个悲情缩影。
这条连接郑州南北的一条交通要道,主线全长 1835 米,隧道总高 6 米。然而,在 7 月 20 日下午,这里却成为了一条无法逾越的 " 天堑 "。
当日下午 4 时到 5 时,郑州降雨量达到 201.9 毫米。在家住隧道出口旁的市民视线里,约 30 万立方米的积水灌满隧道,只用了不到 3 个小时。
漂浮在水里的数十辆汽车,奔波于水中救人的无名英雄,惊险逃生的一家四口,还有罹难于此的市民。这里发生的一切,不会被遗忘。
22 日的郑州,已没再怎么下雨。可市区积水最为严重的京广北路隧道,在线上线下让人揪心。数台 " 龙吸水 " 大型排水车正在加足马力抽排,围观路人祈祷里面没有被困失联的人员。
京广北路隧道,位于郑州市京广快速路南段 , 距郑州火车站西广场约三百米。郑州的士司机郭先生介绍,京广北路隧道是连接郑州南北的一条交通要道,会成为不少司机朋友的必经之路。
在社交平台中,暴雨后的京广北路隧道,几十辆车横七竖八地叠着罗汉,配着悲伤音乐的视频不断涌现。视频中,隧道南北两个出口已被积水灌满,水面逼近旁边的高架桥路面,积水中还有大量漂浮的车辆,网友们见此倍感担忧。
至 7 月 22 日下午,京广北路隧道的积水已抽出部分,隧道南出口的积水高度已下降了数米。的士司机郭先生称,他从交通广播了解到,京广北路隧道内的.积水约 30 万立方米,抽水作业可能还需持续两天。
7月23日11点30分,经过3天紧急排水,郑州京广北路隧道口已经完全露出,来自武汉的中国安能救援队员说,隧道水位较昨天已经下降6米,预计今天京广北路隧道将抽水完毕。京广南路隧道更长,抽水救援难度更大,目前十几台“龙吸水”大功率抽水机在全天候工作。
网友称:
建议国家给水患较大地区建立专业救援队伍,配备专业水上设备。
隧道设计问题,福元路-商鼎路渠道每次都没问题,而且是干的。
城市排水系统需要升级,就这样的大城市都这样,小城市可怎么办啊。
同样经历了7月20日下午五点的狂飚暴雨,绝望中奋力把车开到高架桥上,人车躲过一劫。而隧道中的车主陷入灭顶之灾,却呼救无门、溺水而亡的可怕场景,使人悲悯伤痛,无以言表,惨、惨、惨!
以后设计还是天桥吧,费用增加点无所谓,建隧道缺点太多了,水灾要人命,地铁改成高架磁悬浮列车不是更好。
这种隧道,以后内部要修直达上升的救援楼梯通道了。每隔几百米修一个,哪怕不能出来,也应该在内部修个高度较高的空房子。
7月20号下午一点左右 因为走错路。走了两遍这个隧道。想想都害怕。
倒灌太快了。根本想象不到。谁能想到下雨会倒灌。
归根到底是城市摊太大了。新扩的城市,没有新开河的原因!
当时我一个人站在十字路中央,水到大腿,左右环顾是水,但愿大家没事。2天后我去市区看到的是那么严重,淹没得惨不忍睹。我是幸运者,郑州加油!